top of page

《U.S. Export Controls and China: Advanced Semiconductors》

《U.S. Export Controls and China: Advanced Semiconductors》(2025年8月22日)


报告核心内容

1. 背景与意义

半导体是国家安全与经济竞争力的关键技术,尤其在人工智能(AI)、超级计算和军民融合中至关重要。

中国自2014年起实施国家半导体政策,目标在2030年前建立世界领先的全产业链。

美国自2018年起加强出口管制,旨在限制中国获取先进芯片与相关技术,同时保持美国在芯片与AI领域的领先地位。


2. 美国政府主要行动

特朗普政府(第一任期):

  • 将华为等中企列入“实体清单”;

  • 扩大“外国产品直接规则”(FDPR),限制使用美国技术为华为代工的芯片;

  • 重启“军用终端用户”清单,加强军民融合相关管制。


拜登政府:

  • 擴大實體清單,增加先進邏輯芯片、GPU、存儲芯片和半導體製造設備(SME)的出口限制;

  • 與日本、荷蘭協調出口限制,特別是EUV/DUV光刻設備;

  • 2023年發佈投資禁令(EO 14105),限制美國對中國先進芯片和AI投資;

  • 2024年進一步擴大FDPR,涵蓋高帶寬存儲(HBM)、DRAM、先進封裝等。

  • 2025年1月提出**“AI擴散規則”**,試圖建立全球許可體系,分三層國家管制,但後被撤銷。

  • 特朗普政府(第二任期):

    • 一方面新增42家中国实体进入管制,限制英伟达H20芯片销售;

    • 另一方面撤销“AI扩散规则”,并批准英伟达H20与AMD MI308在中国销售,条件是美政府收取15%销售收入。


3. 存在的漏洞与应对

企业规避:

  • 华为将子公司荣耀出售后绕开管制;

  • 英伟达、AMD推出“降配版”GPU(如H20、H800),仍可支持AI应用。

  • 执法挑战:

  • 实体清单仅覆盖部分子公司,留有漏洞;

  • 中国企业通过第三国、云计算服务和先进封装规避限制;

  • 美国许可审批速度慢,部分企业利用时间差囤货。

  • 中国反制措施:

  • 限制关键材料出口(锗、镓、稀土磁体);

  • 对美国公司发起反垄断调查;

  • 借安全审查要求获取更多技术信息。


4. 国会关注的核心议题

政策分歧:

  • 有人主张放宽管制,保持中国对美企依赖;

  • 也有人担心放松会帮助中国弥补芯片短板,削弱美国优势。

  • 国家安全与贸易谈判挂钩:

  • 担忧政府将出口管制作为谈判筹码;

  • 批评以国家安全换取贸易或财政收益。

  • 立法与监督方向:

  • 是否禁止政府通过许可收取收益(涉及宪法和现行法律限制);

  • 要求BIS(工业与安全局)定期报告许可与管制执行情况;

  • 加强对中国半导体进展的评估与公开信息披露;

  • 已有议案涉及:报告制度、芯片安全标准、对华投资限制、举报人保护等。


该报告全面梳理了 2018年以来美国对华先进半导体出口管制的演变、执行漏洞、企业规避手段,以及中美之间的博弈。国会面临的核心问题是:如何在维持国家安全与科技优势的同时,避免过度削弱美企竞争力或被中国利用谈判反制。


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

1. 扩大覆盖范围,减少漏洞

更严格的实体清单规则:

报告提到目前清单仅覆盖部分子公司,未来可能采取“50%规则”或“关联方规则”,将受控企业的子公司和关联企业一并纳入管制。

全链条监管:

不仅限制高端芯片,还可能进一步覆盖EDA软件、材料、中间品、先进封装、测试工具等环节。


2. 从点状管制转向系统性管制

过去偏重“点对点管制”(特定企业、特定芯片),但中国通过“降配版”“封装技术”等方式规避。

未来可能转向性能指标+系统性标准(如总算力阈值、多芯片组合性能、AI训练参数规模),而不是单一芯片规格。


3. 多边协同与全球框架

美国已与日本、荷兰协调光刻机出口,未来可能推动更广泛的“半导体管制联盟”。

虽然特朗普政府撤销了“AI扩散规则”,但类似的全球许可或分级框架有可能在修订后重新出现,以防止中国通过第三国获取高算力资源。


4. 投资与人才管控并行

除出口管制外,美国可能加强:

对外投资审查(类似EO 14105),限制美企在华设厂或研发合作;

人才流动限制,防止美国技术人员参与中国先进芯片研发;

研发补贴约束,要求接受CHIPS Act资金的企业不得向中国转移关键技术。


5. 加强执法与透明度

报告提到BIS审批缓慢、许可宽松、存在囤货问题。未来可能:

要求BIS定期向国会提交详细报告;

建立出口追踪与实时监控系统,提高执法效率;

增加企业尽职调查义务,可能引入更严厉的处罚机制。


6. 与贸易和外交挂钩的风险

报告指出当前已出现国家安全措施与贸易谈判捆绑的现象(如以稀土换许可)。

未来国会可能推动立法,禁止政府用出口管制作为贸易谈判筹码,以避免削弱政策的可信度和战略性。


7. 中国反制的影响

中国可能继续利用关键材料出口限制、监管审查等手段反制。

美国可能因此进一步推动关键矿产的供应链多元化,减少对中国的依赖。


预测

  • 未来美国出口管制可能呈现以下趋势:

  • 更系统、更全面,从个别企业和芯片扩展到整个生态链。

  • 多边合作更紧密,推动“芯片联盟”以堵住第三国绕道。

  • 立法化和透明化,减少行政灵活度,增加国会监督。

  • 与投资、人才、供应链政策捆绑,形成全方位竞争战略。

  • 短期内仍可能摇摆(视白宫政策与中美谈判情况),但长期方向是趋紧而非放松。

最新文章

查看全部
美国启动American AI Exports 计划以推动AI技术出口

2025年10月28日 美国总统于2025年7月23日签署行政命令《Promoting the Export of the American AI Technology Stack》,旨在通过推广全栈美国AI技术包,维护并扩展美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领导地位,同时减少国际社会对对手国家AI技术的依赖。该命令要求商务部在90天内建立American AI Exports Program,支持行业主导的联

 
 
中国商务部、海关总署发布四项公告,公布对超硬材料、部分稀土设备和原辅料、部分中重稀土、锂电池和人造石墨负极材料等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

2025年10月09日 商务部 海关总署公告2025年第55号 公布对超硬材料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的决定 【发布单位】安全与管制局 【发布文号】商务部 海关总署公告2025年第55号 【发文日期】2025年10月09日 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口管制法》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...

 
 
bottom of page